
眼轴又称前后轴(anteroposterior axis),是角膜正中到视神经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之间的一条假设线的长度。也就是眼球前后径的长度。
人的眼轴有一个正常的发育过程,孩子在长个子,身体的各部位都在长,眼轴自然也在涨。从出生不到16mm的眼球长度一直持续发育到20岁,长到24mm左右(如下图),所以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,并非大家理解的“眼轴增长了就代表度数加深了”。但若孩子一旦形成近视了,身体每长高10厘米,眼轴就涨1毫米,就相当于度数增加300度。


如果把眼睛当成一台照相机,我们的角膜(黑眼珠)以及眼睛里的晶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,眼底的视网膜就相当于相机底片。而眼轴就是从角膜顶点到视网膜中轴线的距离长度,相当于镜头的最前面到底片的距离。
当各个“部件”一切配合到位,眼轴长度适中的时候,物体就会完美地落在视网膜上,这时候成像最清晰,这就是正视。
当眼轴太长的时候,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面,在视网膜上就是模糊的像,导致我们看远的东西不清楚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近视(轴性近视)。
而当眼轴太短的时候,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,我们也是看不清的,这是我们常说的远视。
就算在正常情况下,眼轴长度每个人也是不一样的,没办法根据眼轴长度的数据推测近视的度数。但是测量之后,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眼轴的增长速度,更加客观地评估近视的进展速度,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预防或者控制近视。